首页 > 机电车间工作危害分析
机电车间工作危害分析
时间 :
2024年1月5日
分类 :工程百科
(一)余热发电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风险点 | 作业步骤 |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|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| 现有管控措施 | 评价级别 | 风险分级 | 管控层级 | 建议改进(新增)措施 | 备注 | ||||||||||||||
编号 | 名称 | 序号 | 名称 | 工程技术措施 | 管理措施 | 培训教育措施 | 个体防护措施 | 应急处置措施 | L | E | C | D | 评价级别 | 工程技术措施 | 管理措施 | 培训教育措施 | 个体防护措施 | 应急处置措施 | |||||
1 | SP、AQC锅炉巡检 | 1 | 卸灰阀、拉链机巡检 | 减速机电机无接地,外壳带电 | 触电 | 电机进行接地 | 经常性检查接地线连接情况,发现脱落及时联系电气人员处理 | 发现人员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,未切断电源情况下不得直接接触伤员 | 1 | 6 | 15 | 90 | 三级 | 一般风险 | 班组 | ||||||||
2 | 卸灰阀、拉链机巡检 | 联轴器防护罩防护不全面,人员接触设备旋转部位 | 机械伤害 | 联轴器等设备转动部位安装防护罩,防护罩与设备间隙适中,能防止人手指进入 | 经常性检查设备防护装置,发现脱落、松动及时停机处理 | 穿戴好劳保用品,工作服三紧:领口紧、袖口紧、下摆紧 | 发现人员机械伤害应立即停机停电 | 1 | 6 | 15 | 90 | 三级 | 一般风险 | 班组 | |||||||||
3 | 定期排污 | 直接用手开关阀门,阀门内漏,温度高 | 灼烫 | 使用专用工具,如F扳手操作 | 戴防护手套 | 发生灼烫后应立即用凉水冲洗 | 1 | 6 | 7 | 42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
3 | 定期排污 | 定排速度过急,下水管道破裂漏气 | 灼烫 | 缓慢开启排污阀,人员选择合适地点站位 | 穿劳保鞋 | 发生灼烫后应立即用凉水冲洗 | 1 | 6 | 7 | 42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
3 | 定期排污 | 使用工具质量差 | 物体打击、其他伤害 | 选择质量可靠的工具,自己制作的工具应保证足够的强度 | 1 | 6 | 3 | 18 | 五级 | 可接受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||
3 | 定期排污 | 阀门安装距离近,不便于操作 | 其他伤害 | 阀门安装设计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,安装位置布局合理 | 注意站位和操作顺序 | 1 | 6 | 3 | 18 | 五级 | 可接受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|
4 | 冲洗水位计 | 水位计破裂、阀门及盘根漏气 | 灼烫 | 选用质量可靠的水位计、阀门垫片等,保证密封性 | 经常性检查,发现密封不良应戴高温手套,做好全面防护情况下维修,或停机降温后再维修 | 发生灼烫后应立即用凉水冲洗 | 1 | 6 | 7 | 42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
5 | 锅炉解(并)汽、开关疏水 | 开关阀门时 阀门垫子、盘根处漏气 | 灼烫 | 选用质量可靠的阀门垫片、盘根等,保证密封性 | 经常性检查,发现密封不良应戴高温手套,做好全面防护情况下维修,或停机降温后再维修 | 发生灼烫后应立即用凉水冲洗 | 1 | 6 | 7 | 42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
6 | SP炉振打装置检查 | 触摸转动的振打锤或将头部伸入检查口雨棚内 | 物体打击、机械伤害 | 规范作业行为,明确巡检方法及要求 | 穿戴好安全帽等劳保用品,工作服三紧:领口紧、袖口紧、下摆紧 | 1 | 6 | 3 | 18 | 五级 | 可接受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|
7 | 清洁作业 | 清扫工具接触正在运转的设备转动部位 | 机械伤害 | 停机后清洁作业,严禁设备运转中清洁作业。 | 培训机械伤害相关案例,培训《卫生清扫安全操作规程》 | 穿戴好劳保用品,工作服三紧:领口紧、袖口紧、下摆紧 | 1 | 6 | 15 | 90 | 三级 | 一般风险 | 班组 | ||||||||||
2 | 汽轮机房巡检 | 1 | 汽轮发电机组巡检 | 接触设备高温部位 | 灼烫 | 人员可能接触到的高温部位外部做保温或用栏杆等隔离 | 高温物体表面张贴“当心烫伤”、“注意高温”等警示标志 | 加强岗位工艺知识培训,了解各管道介质特性等 | 1 | 6 | 7 | 42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
2 | 循环水系统巡检 | 人员站位不当或栏杆损坏 | 高处坠落、淹溺 | 循环水池做防护栏杆,不得私自拆除 | 经常性检查栏杆腐蚀情况,发现腐蚀严重的及时更换焊补;巡检时与水池边缘保持合适距离 | 1 | 6 | 15 | 90 | 三级 | 一般风险 | 班组 | |||||||||||
3 | 沉降室、锅炉内部检修 | 1 | 设备停机 | 设备未停机人员就进入 | 机械伤害 | 落实停送电手续,对煤磨、引风机等进行停电挂牌,煤磨电机打至辅传 | 1 | 3 | 15 | 45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
2 |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 | 未执行有限空间作业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程序 | 中毒和窒息 | 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,检查并确认防护用品、工具,严禁立体交叉作业 ,检测O2,CO,2小时记录一次 | 现场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,担架等 | 3 | 2 | 40 | 240 | 二级 | 较大风险 | 车间 | 定期对复合式气体检测仪进行测试 | ||||||||||
3 | 人员进入 | 马虎大意,姿势不当,碰到人孔门 | 其他伤害 | 进出过程动作放慢,当心碰头 | 1 | 3 | 3 | 9 | 五级 | 可接受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||
4 | 内部作业 | 顶部的积料掉落 | 物体打击 | 侧身清理顶部积料后,进入下方作业 | 1 | 3 | 7 | 21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||
5 | 工完场清 | 作业现场未清理,遗留可燃物,或人员未全部出来 | 火灾 | 作业完毕清点人员,清理现场,所有工器具回收定置摆放,现场无可燃物、无杂物 | 1 | 3 | 15 | 45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||
4 | 化水作业 | 1 | 取样 | 接触设备高温部位 | 灼烫 | 注意取样站位和作业姿势 | 穿戴好工作服等劳保用品 | 1 | 3 | 7 | 21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
2 | 加药 | 药品洒落 | 中毒、灼烫 | 作业动作要稳,作业期间不得打闹 | 培训加药操作相关知识 | 1 | 3 | 7 | 21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|
3 | 水质分析 | 药品洒落 | 中毒、灼烫 | 作业动作要稳,作业期间不得打闹 | 1 | 3 | 7 | 21 | 四级 | 低风险 | 岗位 | ||||||||||||
分析人: 日期: 审核人: 日期: 审定人: 日期 |
建筑资质代办咨询热线:13198516101
上一篇 供料车间工作危害分析 下一篇 轮廓测量仪安全使用规定
版权声明: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.0国际许可协议 [BY-NC-SA] 进行授权
文章名称:《机电车间工作危害分析》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scworui.com/43018.html
该作品系作者结合建筑标准规范、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。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,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。
建筑资质代办
最新文章
公示公告